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更新时间:2021-10-20
完颜平
中国民主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其实不仅西方人关注,中国人自己也关心。
日前,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
这一重要论述,使民主落地,更加贴近国情、贴近民生、贴近实际,加深了人们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主是什么,用来做什么”的理解和认识。
很多人喜欢将西方民主或美国民主与中国民主作比较,希望从中找到一种答案。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著作《中国大趋势》中提出,美国实行的“西方式”民主制度是一种“横向民主”,而中国实行的“东方式”或社会主义式民主制度是“纵向民主”。“横向民主”的特点在于西方人心目中的自由、民主社会是一个横向结构,由无数“个人”“平等”地选出自己的“领导”;而“纵向民主”的特点在于在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下,“政府自上而下的指令与人民自下而上的参与相结合”。奈斯比特认为,“这一模式”显然是中国改革发展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没有更好地办法领导一个如此庞大复杂的国家走出贫穷,实现现代化”。
如此见解,我们不能不说奈斯比特的确看到了中国国情对政治体制选择的基础性作用。但作为一个“未来学家”,对中国民主的“发展”和“趋势”,分析得似乎还不够深刻和全面,或是还停留在以往认知的层面,没有看到中国民主的完整实践,并正在向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深刻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我们要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
民主是各国人民的权利,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一个国家需要什么样的民主,应该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来选择;一个国家是不是民主,应该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评判;而一个国家的民主用来做什么,也应由这个国家的人民的意见来决定并参与。
一些中国民主的“新枝”正在现实的土壤里生长,给中国民主作了新的注释。美国每五年要搞一次“大选”,而中国每五年也进行一次“选举”。今年就是地方党委集中换届之年。在某地,换届考察工作正在进行。“请群众投票,让群众挑选”,把“进班子”人选的基本条件交给群众,让群众推荐,将“群众推选谁”作为筛选换届班子“候选人”的重要参照和依据。有人问组织考察的同志:“群众推荐”算数么?他说“真算”。有些人原先并未“被发现”“被看好”,但民主推荐时群众公认,“呼声很高”,就被确定为“人选”,充分体现了组织对民主的尊重。同时,也证明了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在“选谁用谁”上真正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选举”是重要的民主,但民主不仅仅是选举,社会主义民主或中国民主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人民在国家管理中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要看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执政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由此,要不断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把各方面社情民意统一于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中。近年来,为了让人民群众行使参与社会管理和监督权力运行的权利,一些地方组织开展“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活动,采取“媒体联动、现场直播”的方式,让领导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互动”,这种形式的最大特点是“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全用上,使每个群众事实上都有了表达自己意见的“麦克风”。这是民主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让我们看到了信息化时代如何找到一条政府直接听取民意、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看到了社会各层面、各方位民意怎样直观、透明、快捷地传递到了政府部门,从而使民主监督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群众性、广泛性和真实性。有一位领导形象地说,美国的民主需要议员们走进“议会大厅”去实现,而我们的民主是把议会大厅搬到每个人的家里,只要你拿起电话,或是点击鼠标就能把个人的民主充分表达。
民主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也不是没有出发点的,而是有目的的。一个好的民主形式,必然是“国家统一意志与个人心情舒畅”的有效结合。无论什么民主,都概莫能外,不能背离这个基本点。民主的内容也从来没有一个框定,从“未来”的眼光看,会越来越近地走向百姓生活,成为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问题的“实用器”。某地一名来自医疗一线的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写“提案”,要求政府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放在重要位置,未雨绸缪,“积极推进市暴发性疾病科楼和医学隔离中心建设”,这一建议当场得到代表团审议的肯定,市委、市政府紧急决策扩容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很快落地见效。而该“中心”恰恰在今年该地出现突发性新冠病毒疫情时,为集中收治感染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之命,在人心”。从当前社会管理的需要来看,从人民群众普遍的期望值来看,就是让“人人有话都能说,人人有难都能解”,让民主走进民生,关注民生,服务民生,协调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家园,体现民主的真正价值。在这一点上,一些地方的民生服务热线“12345”做得有声、有色、有果,虽然“12345”形式上就是一个电话号码,但从本质上讲,它是畅达民意的“直通车”,服务群众的“热心线”。“12345,有事找政府”“不是公仆呼唤主人,而是主人呼唤公仆”。在某市召开的人代会上,一位爱心协会负责人站起来向与会代表鞠了一躬。他说,他是代表那些住在工棚里的群体向政府致谢,很多外来群众来到一个城市以后,会遇到各种困难,因为有了“12345”,他们知道了可以向谁去表达自己的诉求。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住在工棚里的民众已经将民主掌握在自己手中。
越来越多的人真实地感到了民主并不遥远,而是就在自己身边;民主并不高不可攀,而是触手可及;民主也不是一个生冷的词汇,而是一个生动的载体,让你真实地感受到它带来的温暖。而这些正是现实中全过程民主的具体体现。
民主向民生,民生向文明。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代表着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方向。我们不照搬西方民主,但一切优秀民主成果都应该学习和借鉴。世界上一切事物不会是亘古不变的,“如将不尽,与古为新”。我们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问题的民主,看起来就是些民生之举,其中蕴藏的民主意义,或许今天,我们还不能看得很清楚,或是不能被一些所谓的“经典”民主理论所认同,但它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就将前路广阔,越走越远、越实、越往高处。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原标题:《民主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