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日报 更新时间:2023-12-19
完颜平
12月是一年一度的公务员考试季。日前,江苏、山东、上海多地举行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记者在现场采访获悉,今年江苏省考笔试题目贴近社会热点,“酱香拿铁”进入考题,考生表示江苏试题果然“很潮”。
美酒加咖啡,茅台追拿铁,如此新潮的创意,其最终的取向就是“拉动消费”。再与“扩大内需”联系起来思考:没有国人的消费,内需何以扩大;而没有相互促进的抓手,消费这一巨大的市场又何以拉动?所以,“美酒加咖啡”与“拉动消费”有着内在关联,而“拉动消费”则是“扩大内需”的题中之义。进而言之,“酱香拿铁”—“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就形成了一个逻辑链条,即以新型的消费供给,促进市民消费,释放内需潜力。以这样的视角,再来看“酱香拿铁”进入公考试题,不只是“很潮”,而且是“赶潮”——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一起前行,回答当前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特别是贴近人民群众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热门话题。
这样的考题,对考生而言,考的是格局——知道什么是“国之大者”;考的也是眼界——如何认知新生事物。咖啡屋里看市场,酱香味里找嗅觉。一杯新潮的咖啡,何以成为一根撬动一方市场的杠杆?从“酱香拿铁”讨论品牌联名,从博物馆文创讨论“AI是否能取代未来的铁饭碗”,就像当年讨论“电商”,会怎样引发对今天“线下市场”的冲击;考的是能力——弄潮儿当勇立潮头。弄潮不是一句时髦的口号,而是一种超凡的能力。当一亿多人将一杯“酱香拿铁”捧在手上,我们不能不思考,其推动者,从创意、立项、宣传、营销做了多少功课,其中包含了多少创新发展的道理。而作为一名或可“即将入列”的政府工作人员,又当如何面对,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不断提高适应时代、适应市场、适应人民群众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
同样的考题,同样的入考条件,同样的考试环境和氛围,不同的答案,反映了考生不同的认知和综合能力素质。面对公考,没有什么比考题更公平的了。为党和人民选拔人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今年“酱香拿铁”入题,明年又会是什么潮词入题,考者不会知道,出题人可能也不会知道。因为,在新的时代,新生事物总是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