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作委员会关于市委联动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来源:市委巡察办 更新时间:2024-05-13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省委第三轮巡视期间,2023年7月3日至8月28日,市委第三联动巡察组对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白下高新区)党工委进行了巡察,2023年10月17日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市委巡察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领导班子履行巡察整改主体责任情况
一是强化政治自觉,切实履行巡察整改主体责任。白下高新区党工委及时召开巡察整改专题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对市委巡察反馈意见第一时间进行对照分析、研究部署、明确责任、推进整改。召开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对照检查、查摆问题,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确保整改措施扎实有效推进。
二是强化组织统筹,切实推进整改工作落细落实。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落实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将任务细化分解,明确时间节点、责任领导、牵头部门和责任人。定期召开专题调度会,逐一听取整改进展,研讨会办重点问题,推动责任真落实、问题真整改。
三是强化即知即改,切实推动整改工作见行见效。逐项对照具体问题,通过专题研究、会商研讨等形式,细化制定整改措施。对于当前可以解决的问题,第一时间整改到位,并逐一对账销号;针对需要更长时间整改的问题,制定针对性措施,确保整改行动及早见效。
四是强化标本兼治,切实保证整改工作应改尽改。坚持把巡察反馈问题的整改与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整改有机结合,将整改行动转化为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全力以赴做到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注重从机制上查漏补缺,并从源头上把控堵漏,确保整改落实不反弹、整改成果守得住。
二、巡察整改任务落实情况
(一)关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方面
1. 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利用工委会和办公会及时跟进学习。结合高新区工作实际,明确重点研讨主题,统筹安排交流发言,做到学以致用。促进基层党组织学习研讨覆盖,通过线下集中宣讲、线上答题等方式开展党员培训,培训党员千余人次。
2. 多措并举推进“五拼五比晒五榜”指标提升,在2023年度15个高新区活力榜比拼中获得红旗。充分发挥存量企业作用,积极拓展招商渠道,谋求发展增量。加强业务指导,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申请、技术合同备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业务专业化辅导服务。根据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和建设工程日常安全管理情况,对规模以上入驻企业、楼宇物业管理单位、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开展检查考核。
3. 深化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坚持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优化部门职能、明晰工作职责,推动更多力量向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等一线集中。进一步建章立制,完成《科创集团“三重一大”管理办法》《招标管理办法》《工程审计管理办法》《法律事务管理办法》等制度修订,推动管理决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4. 加快秦淮硅巷标准化建设试点,2023年7月,“城市硅巷建设标准化试点”以“优”等评价顺利通过中期评估。完善联动发展机制,整合经济工作合力,提升载体资源利用效率,着力形成招商引资“一盘棋”工作格局。围绕“一区多园”主导产业,推动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提高企业产出强度和经济贡献度,打造优势产业链条和特色产业集群。实行载体网格化管理,建立高效沟通机制。
5. 加强重点项目的综合评估和跟踪追效,形成高质量招商、高品质运营、高效能产出,推动提升楼宇单位面积坪效。加强在地企业培育,完善企业全流程服务,强化对企政策宣传和项目申报辅导,分层分类开展企业培育,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6. 围绕主导产业,加强招商策划,瞄准产业链关键节点,突出产业链招商。加快产业体系建设,加速新兴产业研究布局,促进重点产业上下游企业的互动交流,扩大和增强技术、产品的运用和推广,协调解决企业技术转化、产品市场推广等问题,不断壮大产业集聚效应。赋能存量软件企业培育,15家企业入选2023年度南京市瞪羚、独角兽企业榜单。
7. 优化提升土地价值,天安数码城D地块低效用地再开发建设已实质性启动。培育一批重大项目,增强区域发展拉动力,在紫云智慧广场打造1万平方米的长三角产学研一体芯片产业加速基地,围绕产业生态引入优质企业,吸引意向企业加快落地。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对项目立项、入园、开工、运营、投产等环节进行实时跟踪,形成动态闭环,推动项目及时落地见实效。
8. 积极开展专利申请、布局等业务知识培训,提升企业员工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意识。2023年度高新区企业发明专利授权457件,同比增幅38%。开展工业设计“上门问诊”、法律宣讲、高企人才政策宣讲等“走进湾区”系列活动,优化南理工、南航湾区创新创业生态。完善实行“一对一”挂包服务制,贯彻落实“一口受理、专员服务、部门联办”的服务方式,解决人才创业后顾之忧。
9. 大力开展创新平台提质增效工作,定期开展困难问诊、服务对接,帮助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在市场开拓和技术提升上下功夫。准确定位孵化功能,加强部门信息互通,科学规划载体招商空间和孵化功能空间关系,发挥孵化载体培育企业功能。
10. 规范自建载体出租使用,新出台《国有经营性资产出租管理办法》,建立市场化招商运营机制,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提升载体利用率。
11. 及时对竣工项目进行财务决算,结转完工在建工程,准确计量资产总额,持续降低资产负债率。对前期投资项目低效资产进行有序剥离,对后期对外投资做好事前调研和投后跟踪管理。建立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共享机制,通过财务评价,及时反馈经营情况,督促业务部门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从年度预算延伸至季度与月度资金预算,控制成本,合理规划支出。严控融资成本,推进集团融资成本持续降低。
12. 成立商管公司全面负责商业板块招商运营,招引优质承租客户,优化现有资产利用方式,提升商业运营坪效。财务与业务部门定期核对,做到合同、发票与收款准确一致。按季度进行往来款项清理工作,提高资金效率与资产周转率。对投资项目严格把控,明确涉及所有政策性或市场化投资均需要提供完整的可研报告。
13. 进一步树立“以企业为中心”理念,建立常态化走访企业机制,动态了解掌握企业经营情况,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困难。2023年举办春秋两季招聘对接会,共计80余家企业参与线上线下招聘。强化递进式辅导模式,提升企业申报材料质量。2023年下半年举办高企、科小、瞪羚独角兽、“专精特新”等专题专家辅导活动22场,服务企业300余家(次)。
14. 发挥融资租赁公司金融服务能力,更大力度支持区域内企业发展,参加高新区“金融市集”等多场融资服务活动,为区内企业在数字文化、文化创意等领域提供融资服务。
15. 统筹完善园区生活、停车等配套服务,投入使用新建成载体餐饮、超市、住宿等配套约1万平方米及永丰河河岸休闲步道。做好道路停车秩序管理,开放已有停车场,投入使用新建成生态停车场及项目载体停车泊位。
16. 出台《科创集团法务管理制度》,邀请区检察院讲授《国企人员职务犯罪风险与防范》专题党课,通过专题廉政宣讲活动,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17. 提升管委会预算编制精准度,实施全口径收入预算编制,精细化开展支出预算编制,推进支出预算执行精细化管理。制定新一轮《白下高新区财务管理制度》、《费用及款项支付管理办法》,对日常费用报销及付款加强监督审核力度,完善财务审批程序。
18. 资金支付根据《工委会会议纪要》及《白下高新区重大事项流转单》开展,财务部门定期进行账务核对。加快解决清算过程中遭遇的历史遗留及债权债务、资产处置等问题,加快物业公司清算注销工作。
(二)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方面
19. 专题研究高新区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审议主体责任报告和监督责任报告,并形成工委文件。对班子和班子成员的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和年度述职述责述廉述法报告中“一岗双责”情况进行抽查检查,及时提醒督促,均整改落实到位。开展党员干部队伍党风廉政教育,对典型案例及时通报,进行专题警示教育,并在全体干部员工范围内开展自查自纠,加强管理。
20. 明确派驻纪检监察组和纪工委各自职责定位,加强纪律教育学习和理论学习,围绕高新区重点工作和任务开展专项监督,压实职能部门主体责任。丰富廉政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常态化开展教育学习,利用微信公众号普及纪法知识和案例分析40余条。
21. 加强项目管理,全面严格履行招标文件规定要求。完工项目对接有关施工单位尽快报审并配合结算对账事宜;正在实施项目严格按照建设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在建项目严格按合同约定进行施工组织安排和项目现场管理;对在建项目专业分包,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管理办法执行监管。
22. 提高产业扶持精准度,完善政策规定,明确房租减免面积、年限和装修补贴等标准,严把准入关,加强分类筛选和前期项目论证,计算投入产出账,确保招引项目符合高新区产业发展方向。
23. 建立全流程运营管理体系,出台《自建载体物业服务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关于成立载体出租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试行)》,规范重大项目入园的前期工作评估流程,加强扶持政策的规范落实。
24. 高新区总工会认真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江苏省总工会关于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文件要求,坚持制定活动方案、预算明细清楚、严格控制标准、财务严格审核。科创集团修改完善《集团人员工作纪律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组织集团全体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前往六合参观党性教育体验馆,组织召开廉政宣讲活动,提升全体人员廉政意识。
25. 结合经济普查、专项申报、集中走访等工作,积极动员企业注册使用“智慧园区”APP,2023年新认定高企已全面动员注册并启用季报功能。提升内部使用率,定期更新维护“智慧园区”平台相关板块,保持相关板块内容及时更新。提升展厅使用频率,落实展厅使用登记制度,坚持“过紧日子”,日常注重展厅维护,尽可能避免额外维保费用。
26. 完善高新区领导班子成员工作分工,修订《白下高新区“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科创集团“三重一大”管理办法》以及董事会、联席办公会、工作例会等议事规则。细化明确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事项的决策范围、决策方式、决策程序、纪律要求等具体事宜,确保重要事项、关键环节决策过程完整,提升科创集团风险管控意识。高质量开好民主生活会,会前充分谈心谈话,会上严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会后迅速细化整改清单、理清推进措施、明确整改时限。
27. 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推进核心区项目建设,推进天安数码城等地块低效用地再开发建设实质性启动,积极商洽、招引、落地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新型工业等重点产业项目。加强紫云智慧广场商业的运营招商管理,确定“品质商务配套+引领目的消费”商业定位,打造“花园式商业街区”以及商业新IP。
28. 提升为民办事实效。优化派单机制,制定《高新区“12345”政务热线工单受理暂行办法》,建立“12345”工单办理工作群,落实部门首接负责制。优化办理机制,定期牵头高频、热点、难点工单会商会办。优化考核机制,每月统计分析、梳理情况、提出建议,每半年组织考核通报、督促整改见效,确保满意率、解决率双提升。“12345”工单处理均依据“12345”办理规则和要求,及时将办理过程、办理结果告知诉求人,并上报平台公开办理情况。
(三)关于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方面
29. 提升规范化水平质量,核查2018年以来发展党员的会议记录、规范书写要求。积极组织发展党员业务培训,确定专人对党员各阶段材料逐一审核、严格把关。制定《基层党组织书记候选人初步人选考察工作方案》《两新基层党组织等次评定管理办法》,运用到新成立支部书记人选的推荐工作中和年度述职评议考核工作中,严格支部组建审查考察程序。建立“三会一课”定期检查和通报制度,落实督促检查常态化。
30. 落实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全面开展“四下基层”活动,切实解决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组织党建指导员培训,督促党建指导员主动下沉企业,督促组织生活制度落实的同时,及时把握企业发展状况,为企业提供服务。成立“秦淮区物联网产业链党建联盟”,召开秦淮区物联网产业链生态建设暨党建联盟首届联席会议,30余家链上重点企业参加。
31. 各批次干部推荐工作均严格按照条例要求和流程执行,及时征求纪检部门廉政意见并报区委组织部做好审核,工委会研究时充分讨论、规范记录。成立组织人事专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参加办公室系统专题培训班,加强组织人事工作人员自查提升。
32. 通过组建招商专业团队、组织干部教育培训、加强干部日常考核,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全面实施“全员招+专业干+协同落”的工作机制,加强招商团队专业素养。制定《关于构建“345”机制,加强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评选2023年度“三比三争”先锋个人及各专项工作优秀个人,提振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精气神。
(四)关于落实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责任方面
33. 建立健全巡察整改常态化机制,严格按照整改措施执行工程管理程序,财务管理完成财务制度修正,规范财务审批流程,加强制度执行。加强监督审核力度,日常费用报销及付款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制定集团工会预算决算管理制度,依法依规采取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进行厂务公开,接受职工监督。
34. 公共服务中心后期申报低效用地方案,云慧大厦及云英大厦问题正在持续跟进中。3家低效劣势企业整改完毕完成注销。南京白下高新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广告分公司注销。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管党治党作为最根本的政治任务,强化责任担当,突出行动作为,全力推动解决巡察反馈的党建和业务工作领域中存在问题,进一步强化作风建设,落实“两个责任”,持续健全全面从严治党长效机制。
二是坚持把整改摆在重要位置。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推进巡察整改工作,进一步压实“一把手”主体责任和领导班子成员直接责任,从严从实抓好后续问题整改,把整改责任压实传导,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生动局面。紧盯整改事项,完成一项销号一项,以细化严格的责任到位推动整改工作的落实到位。
三是深化转化巡察整改成效成果。坚持把巡察整改工作与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以整改促进工作提升,以工作实绩检验整改成效。坚持目标不减、标准不降、力度不弱,持续深入抓好整改工作,以最严的工作举措、最硬的工作作风巩固好巡察整改成果。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电话:025-88018011(工作日9:00-17:30);邮政地址:南京市秦淮区紫丹路1号设计产业园4栋607室;电子邮箱:bxgxyq@163.com。
中共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作委员会
2024年5月13日